你能想象仅仅一张纸就可以卡着中国的脖颈很多年吗?多数人可能会疑惑,造纸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何就成为中国发展的掣肘所在了。
原因在于此造纸术非彼造纸术,普通的纸作用于书写和生活,但芳纶纸的“纸”却是成就军事、铁路和航空领域发展的必要因素,是实现美国、日本等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中国跨入世界强国行列的主要途径。那什么是“芳纶纸”?芳纶纸又是如何被我国攻克的呢?
TOP 1
何为芳纶纸?为何被称为“黄金纸”?
它看似薄如蝉翼,却绝非普通纸张。芳纶纸,学名聚芳酰胺纤维纸,是一种高性能合成材料,堪称“材料界的黄金珠宝”。
力拔山兮: 强度是钢丝的5-6倍,韧性是其2倍,重量却仅有五分之一!
水火不侵: 阻燃耐高温(可在260℃下长期使用),抗裂耐冲击,耐磨抗变形。
百毒不害: 耐酸碱腐蚀,绝缘性能优异,使用寿命极长。
芳纶纸中芳纶纤维密度低、强度高、不仅耐腐蚀,还能防火和绝缘,可用做火箭机壳以及飞机、航天器的机身、主翼等的宽频透波材料,达到减轻机身重量,提升机体质量的重要作用。2018年,“芳纶纸”成功研发,6684万的研发基金逐渐出现在各大新闻报纸的栏目头条,人民在羡慕这项巨额款项的同时,也在惊诧芳纶纸背后的技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仅仅一张“纸”何德何能掀得起这般壮阔的社会轰动?
TOP 2
曾经之痛:西方严密封锁下的“一纸难求”
如此关键的材料,长期被西方垄断,尤其是美国杜邦公司。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产出芳纶纸,因其韧性强和重量轻等特点,奠定了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在芳纶纸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相关科技人员透露,当芳纶纸应用到航空领域时,每kg芳纶纸就相当于100万美元的金额价值。
可即便这么一个朝阳产业,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难关所在,除了缺少芳纶纸制作的核心技术,我国在原材料进口方面,也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技术铁幕: 美国将高性能芳纶纸技术列入对华禁运清单,严密封锁。
天价勒索: 即便后来稍放宽,也只卖最落后的初代产品,一张A4纸大小的成本不足20元的芳纶纸,对华售价竟高达2800元!
发展瓶颈: 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因此受限,成为“卡脖子”的痛点。
TOP 3
艰难突围:中国科学家的“纸上长征”
面对封锁,中国决心自力更生。攻关之路充满荆棘:
早期探索: 1972年国家即立项支持,但缺乏核心技术与人才,进展缓慢。
“现代蔡伦”破冰: 陕西科技大学张美云教授团队,近40年深耕,发表论文200余篇,获专利40余项。2007年,国产芳纶纸终于面世,首次打破杜邦垄断!
华南接力超越: 华南理工大学胡健教授团队,在国家和中车支持下,于2016年启动新一代技术攻关。2018年,性能全面对标甚至超越杜邦第三代产品的国产新一代芳纶纸震撼登场!(关键突破点:新一代产品在硬度、柔韧性、重量等关键性能上比初代提升一倍!)
2014年,芳纶纸的研发技术还在持续,中车集团就先入为主,主要提出了承担技术转化事宜的相关工作。这个消息的到来,使胡健教授兴奋不已,但由于华南理工大学是此次研发项目的主要承载者,深思熟虑之后,胡健将此事告知了当时承担芳纶纸研发项目的华南理工大学校方。接到电话的章熙春代表学校对于此次中车集团的技术转化表示支持,并鼓励胡健教授的团队放手去做。团队的辛勤和努力,校方的支持和理解以及中车集团的大力支援,使研发团队的成员喜上加喜,这个看似遥远的研发道路逐渐光明透亮。
芳纶纸的成功研发,使中车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在原有的特殊关系上愈加紧密,双方决定共同设立公司。胡健凭借制作技术,占取公司25%的股份,技术价值为6684万元。事后,校方为肯定研发团队的辛勤付出,只收取了2成的研发收益,并将剩余的研发金额用作鼓励团队的研发奖励。
TOP 4
浴火重生:从突围者到全球引领者
突破技术壁垒后,中国芳纶纸产业迎来爆发:
国之重器披上“中国甲”: 天宫二号、和谐号高铁、C919大飞机……纷纷用上国产芳纶纸!
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凭借优异的性能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中国产品迅速抢占国际市场。防弹衣材料全球份额超70%,连美国大兵都自费采购。
产业格局重塑: 全球芳纶纸生产商Top5中,除杜邦外,民士达、赣州龙邦、超美斯、时代华先四家均为中国企业,这些厂商占有全球约13%的市场份额。国际权威行研报告头部企业名单里,中国力量已占绝对优势。
到目前为止,芳纶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飞机、高铁和地铁之中,几十年来“卡脖子”技术的完美转身,为中国技术成就勾上了浓墨重彩一笔。
2020年,中国成功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与芳纶纸的成绩一样,鼓舞和振奋了众多的国民的心。这种高含量、高技术工作的跨越性成功,也让相关部门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国家研发人员的昂扬斗志。
TOP 5
致敬脊梁:科学家精神的璀璨光芒
成功背后,是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张美云教授曾言:“搞科研的人,要像黄大年一样,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淡泊名利,低调务实。”
中车集团感言:科学家们攻克壁垒并非为利,而是“为了解决国家的痛点”。其精神“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一张芳纶纸的突围之路,是中国科技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生动缩影。它不仅打破了西方长达50年的技术垄断,更标志着中国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从“卡脖子”到“挺直腰杆”,再到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芳纶纸的故事,是无数中国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壮丽篇章。这不仅是材料的胜利,更是国家创新体系实力崛起的象征!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浪潮奔涌,国产芳纶纸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